《满江红》
作者: 纳兰性德 清代
满江红原文
代北燕南,应不隔、月明千里。
谁相念、胭脂山下,悲哉秋气。
小立乍惊清露湿,孤眠最惜浓香腻。
况夜鸟、啼绝四更头,边声起。
销不尽,悲歌意。
匀不尽,相思泪。
想故园今夜,玉阑谁倚。
青海不来如意梦,红笺暂写违心字。
道别来、浑是不关心,东堂桂。
满江红作者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
满江红翻译
翻译
你我天南地北,然而却不能阻隔千里明月,天涯此时。我伫立在寒夜风中,承受着这寒冷凄清,孤枕难眠。已近四更,城乌夜啼,边声四起,此刻谁又在远方挂念塞外苦寒的我呢?
悲歌不胜消受,悲泪暗流不止,在家乡的故园里,谁又在独倚着栏杆同样神伤呢?只恨无梦可慰相思,唯以违心之字的书信自慰。
注释
⑴满江红:词牌名,又名《上江虹》、《念良游》、《伤春曲》。九十三字,前片四十七字,八句,四仄韵;后片四十六字,十句,五仄韵。用入声韵者居多,格调沉郁激昂。另有平声格,双调九十三字,前片八句四平韵,后片十句五平韵。
⑵代北燕南:泛指山西、河北一带。代北,原指汉、晋时期之代郡,唐以后之代州北部等。燕南,泛指黄河以北之地。
⑶胭(yān)脂(zhī)山:即燕支山。在古匈奴境内,以产燕支(胭脂)草而得名因其地水草丰美,宜为畜牧,是为塞外之宝地。古诗中多代指值得怀念之地。
⑷秋气:指秋日的凄清、肃杀之气。
⑸边声:指边境上羌管、胡茄、角号等诸多声响。范仲淹《渔家傲》:“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⑹匀(yún):抹。
⑺青海:本指青海省内之最大的咸水湖,北魏时始用此名。后以之喻边远荒漠之地。
⑻红笺(jiān):红色笺纸,多用以题写诗词等,这里是指书写信札。晏殊《清平乐》:“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⑼浑是:全是。
⑽东堂桂:因科举考试而及第称为“东堂桂”。语出《晋书·郤洗传》:郤冼以对策上第,拜仪郎。后迁官,晋武帝于东堂会送,问洗曰:“卿自以为何如?”洗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满江红拼音
dài běi yàn nán, yīng bù gé yuè míng qiān lǐ.
代北燕南,应不隔、月明千里。
shuí xiāng niàn yān zhī shān xià, bēi zāi qiū qì.
谁相念、胭脂山下,悲哉秋气。
xiǎo lì zhà jīng qīng lù shī, gū mián zuì xī nóng xiāng nì.
小立乍惊清露湿,孤眠最惜浓香腻。
kuàng yè niǎo tí jué sì gēng tóu, biān shēng qǐ.
况夜鸟、啼绝四更头,边声起。
xiāo bù jìn, bēi gē yì.
销不尽,悲歌意。
yún bù jìn, xiāng sī lèi.
匀不尽,相思泪。
xiǎng gù yuán jīn yè, yù lán shuí yǐ.
想故园今夜,玉阑谁倚。
qīng hǎi bù lái rú yì mèng, hóng jiān zàn xiě wéi xīn zì.
青海不来如意梦,红笺暂写违心字。
dào bié lái hún shì bù guān xīn, dōng táng guì.
道别来、浑是不关心,东堂桂。
满江红创作背景
康熙二十二年(1683)秋,纳兰性德随扈五台山。在一个月夜里,词人因怀念妻子辗转难眠,为了表达对妻子的思念之情,故作下此词。
满江红诗意
代北燕国的南,应不隔、明月千里。
谁相念、胭脂山下,悲哉秋气。
小立忽惊清露湿,我睡觉最珍惜浓香腻。
何况夜鸟、哭死四更头,边声起。
销不尽,悲歌意。
均匀不尽,相思泪。
想故园今夜,玉阑谁依靠。
青海不来如意梦,红笺暂时写违心字。
道别后,浑是不关心,东堂桂。
* 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